9月30日,基础医学部成功举办首期“同讲一堂课”教学展示活动。活动旨在通过优秀教师示范和“以老带新”交流,助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,促进全体教师互学共进,推动教学质量整体提高。
本次活动围绕《细胞生物与医学遗传学》课程中“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”章节开展。活动现场,生物教研室潘琳琰、杜晓敏两位教师以10分钟凝练说课与30分钟鲜活课堂展示,呈现了一堂逻辑清晰、学生参与度高的公开课。两位教师从生活典型案例切入遗传原理讲解,融合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与方法,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全程。
深度研讨环节是活动最大亮点。教师们围绕教学内容整合、课堂互动设计等核心问题,既直面短板又分享实操经验——如针对年轻教师互动形式丰富但反馈有效性不足的问题,讨论中指出可借鉴骨干教师“以问题链引导互动、以即时点评强化反馈”的技巧,增强互动效果;结合学校专科教学向本科教学衔接与升级的关键需求,大家对照课程标准梳理本专科教学的差异点,提出“保留案例贴近性、强化理论深度延伸”的改进方向。“以前总觉得‘教学优化’是大方向,今天才发现,原来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能找到具体的优化锚点。”一位青年教师坦言,这种“同堂展示+研讨”的活动模式,让他对“如何上好一堂课”有了更清晰的抓手。
“‘同讲一堂课’不是简单的展示,而是一场双向赋能的成长对话。”一位教研室主任在分享活动感悟时深有感触地说。据现场教师反馈,这样的活动不仅搭建了老教师传经验、新教师学方法的平台,更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,让“教学经验”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复制、可操作的实践智慧。基础医学部将持续完善活动机制,推动其常态化、系列化开展,让更多教师在这样的“教学对话”中凝聚育人合力,为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坚实的力量。

潘琳琰老师课堂展示

杜晓敏老师课堂展示

全体参会人员围绕课堂优化策略展开研讨